murmurs from jewelry maker ♡ grateful

2016-06-01_185956

其實都是一些小事讓我們能繼續堅持這些那些的龜毛。

關於材質、關於尺寸、關於工序等等許多或許根本沒甚麼人會在意的細節,說到底,只是一種自己必須順眼才拿得出去給別人的偏執。但也必須很心虛的說,機車不是一天造成的 (哈哈),是在歲月鞭策下,反覆試驗觀察後所獲得的教訓。所以,客戶的反饋往往就是我們學習成長的養分,謝謝你們!(不幸買到沒被改良過的產品的客戶表示:………. 還我錢來 >皿<)

再來便是要感謝 Pinkoi 提供的展售行銷平台,讓我們這些素人得以在專業的指導下發展副業 (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在表達我們不務正業蛤,千萬別糾結於此 ~ 飄走 ~),偶爾端出一些小問題去煩客服時,他們總是親切又迅速的解答疑惑。當然,Pinkoi 的管理後台絕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(單就所能觀察之處而言),但這兩年經營設計館的同時也看得到他們的用心與進步 (希望各大創投公司不吝於持續金源新創公司好嗎,開發研究市場實在很燒錢哪)。每每有作品被選進小物誌或是被放上首頁時,心中真的是充滿感激,一方面感謝有免費打廣告的機會,另一方面便是自身創作獲得肯定的小小虛榮作祟 (其實是我們貪小便宜兼自己想太多 XD)。

私以為 Pinkoi 上賣的不僅是客製商品,而是客製化的服務和交流。先前有人問 Pinkoi 有甚麼不同時,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:上面的客戶不一樣。絕大多數的購買者體貼並理解手作的可能不完美,並且願意給創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和鼓勵。今年和各家工廠及批發商交涉時,特別有感,關於景氣,關於大環境,關於台灣我們的土地,下次再來談談包材吧!(喂,有人說要聽嗎 ~)

最後以 Carey Mulligan 在電影 Shame 親唱的 New York, New York 做結,悲傷卻又意外地激勵人心 – If I can make it there, I’ll make it anywhere. It’s up to you……

[補充] 封面截圖留言的客人很可愛,還特地私訊說她發現做手工的人不是 Joyce (是低,本店老闆偷用媽媽名字開了小店,有經過 Joyce 本人同意啦,總之又是另一個故事),真是太貼心了!(hugs)